“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大計,能力為基”。新時代下建設高素質、創新型的教師隊伍是教育發展的重要基礎。同時,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産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也對高等教育教學提出了新要求。有鑒于此,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在認真學習《意見》30條的基礎上,持續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專業内涵提升。面對數字經濟發展需求,會計學專業聚焦提高學生的統計思維和數據分析能力,為社會培養适應時代需要的數智人才。
緊跟數字經濟新趨勢,提升教師的産教融合能力。大數據技術的發展給會計行業帶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當務之急是緊跟數字經濟新趨勢,不斷提升教師數字化能力,探索教學模式新形态,推進課堂革命。我們需要乘着大數據這股“東風”,嘗試用更高效的方法培養新時代會計行業人才,才能在這所謂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時代中站穩腳跟。因此,會計專業需進一步以學院常态化教師教學培訓為基礎,持續推進“教與學的數字化革命”,通過做新商科培養出懂會計、懂業務、懂技術的複合型數字化會計人才。
要注重培養專業教師的大數據應用能力,引導教師在新形勢下持續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并加強教學反思;推動課程改革,更加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加強與企業導師的互動。通過會計教育的“數字化轉型”和“産教融合”的改革,盡快提升會計類專業學生的數字化能力,從而解決新形勢下的教職不匹配問題。
緊跟數字經濟新趨勢,重視課程教學内容與形式的雙重創新。組織特色鮮明的交流研讨活動,包括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深度應用、開展教學創新實踐、研讨“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等。由内而外驅動教學創新,通過召開小規模午餐會、主題班會等,圍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潛能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由學生主體驅動教學模式創新。根據專業崗位需求能力,設計單項實訓及綜合練習項目,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專業化處理大量數據的能力,借助新的教學工具和軟件,訓練學生清晰有效地表達數據邏輯。由此,通過教學創新來打造商科人才培養新模式。
緊跟數字經濟新趨勢,聚焦提高學生的統計思維和數據分析能力。以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與挖掘能力為中心來設計其課程内容,注重知識的不斷更新,增加大數據财務分析等相關課程,規範信息類通識課程,改革數字化專業核心課程,增設跨專業的大數據交叉課程,鍛煉并豐富學生的大數據思維。以培養“應用型、複合型”人才為主要目标,在會計課程中應增加大數據分析相關實訓,讓學生親自使用分析性工具,熟悉典型案例,解決實際問題,在實訓中鍛煉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
(一審:蔣小溪 二審:荊龍姣 三審:王朝晖)